治療治部落

治療治部落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成語高手

成語高手是一款滑動消除類成語闖關遊戲,於遊戲於學習,富趣味性又容易。完成一關之後,按表現穫得積分及提示,以及了解成語的釋義及出處。這是一個容易學習成語的應用程式。

為孩子們準備的繪畫遊戲

透過該應用程式學習畫畫,不只是塗鴉,而是全面又多角度學習填色技巧及勾畫線條,讓學童一步一步學習畫畫中不同的原素。除此之外,軟件有適合視障人士的螢光塗鴉。

特殊教育/3位媽媽分享子女幼時讀書慘況 被逼到睇精神科、爬窗/轉載

  王淑君

  小朋友橫衝直撞、寫字顛三倒四,甚至情緒或行為失控,很多人都會誤解他們「冇家教」、頑劣,但其實他們可能是有「SEN」(特殊教育需要)。面對子女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注,以及外界的目光,媽媽所承受的壓力猶如千斤重擔。3位育有SEN子女的媽媽早前上電視節目,細數照顧路上的汗與淚。

  3位媽媽分別是「玉子」(現時讀中學的兒子患有自閉症、感統發展障礙)、「阿翠」(兒子有專注力不足、讀寫障礙、視覺空間感知障礙、發展性協調障礙及語言障礙,現時在台灣攻讀碩士)、「小林」(兒子有讀寫障礙,同時為資優生),近日於Viutv電視節目《又要威又要戴頭盔》中分享照顧路上的經歷,有人甚至曾被逼入絕境,有輕生的念頭。

SEN小朋友「與眾不同」

  小林指,兒子在非語文科的成績很好,「聆聽後嘅答案有100分,只係讀和寫最多只有20幾分」,而他看字「有兩邊只睇到一邊,左右會倒轉,B和D永遠分唔清」。到了小四、小五,他更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句子中的「的」、「了」等助詞都不看,只看關鍵詞,結果閱讀速度比一般人還要高。到中學時,他更讓電腦讀出課本,給自己學習。

  阿翠也表示,在讀寫障礙小朋友眼中的文字和一般人不同,他們眼球的震動頻率較高,看書會「跳行跳字」,即使兒子在讀碩士也不懂寫自己的名字。

  玉子的兒子因自閉症而十分忠於規律,而且一旦改變了他的規律和習慣,即使已經十多歲,他仍然會賴地。玉子解釋,賴地跟他的感統發展有關,他對本體感和觸覺的敏感度較低,不太感到痛楚、暈眩。有次兒子和弟弟玩耍,額頭撞到木板而入了急症室,「傷口好似眼咁大,深到見骨,但佢仲可以跳住嚟迎接我」,但她一看到傷口馬上就流下眼淚。

被逼到曾在校爬窗

  小林說,教育局通知學校兒子有讀障,老師走來看著他說:「睇個樣又唔似喎。」結果令兒子很心傷,像是他故意說謊。阿翠遇到一個小學校長更直指:「冇讀寫障礙呢樣嘢,係而家啲人太緊張…讀障係因為少咗抄寫!」

  小林補充說,當年兒子遇上的中文老師便以為讓他多讀多寫就能熟能生巧,記住生字,豈料令他感到龐大壓力,上堂時無法呼吸,結果轉介到精神科診治。

  玉子亦分享兒子當年在校默書,老師原本說要默4段,但後來因時間不足,老師指不用背默最後一段。但兒子最後默齊4段,卻因寫多了而被扣至零分。3位媽媽即控訴本港的測考制度單一,根本不能測試到小朋友學到多少知識。

  阿翠憶述當年送兒子回校像是「送佢去死」,一步一回頭,身型又細小。結果在小學三年級時,兒子就曾在校內爬上窗戶,最後由校工發現抱回。她得知藝人盧冠廷也有讀障,便偕兒子找他傾訴,連兒子找中學時也得到盧冠廷錄音相助,過程相當感人。

遭人誤解「縱壞」、「冇家教」

  3位媽媽又指當年在校相當受注目,有些家長更直斥:「有病去讀特殊學校啦!」而兒子在校又被其他同學欺負,令她們心裡十分難受。

  小林認為最令她崩潰的是家人的不體諒,「原來我做咗咁多嘢,解釋咗咁多次,佢哋都未體諒到」,以為是她令兒子變得懶散、不愛上學,讀寫障礙只是令兒子懶惰的藉口。這些說話有次令小林崩潰到大哭,把自己關起來3天不見人,最後她腦內「叮」一聲有個想法:人人都不明白她和兒子,只有她明白兒子,因此只有她能幫助兒子,最後得以重新站起來。

(本文轉載自香港01 2021-11-12 社區專題。 )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20年來為照顧SEN兒子3次辭工 工程師爸爸︰盼兒子開心過每一天/轉載

  李浩和

  為了照顧兒子,父母能付出什麼?一位工程師為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的兒子,多次放棄事業,20年內3次辭職!

  林博龍(Ronald)是一位工程師,兒子今年23歲。他的兒子兩歲半時於健康院做評估,被發現與人相處時沒有眼神接觸、不會說話,最初評估認為是聽力有問題,後來確定他患有自閉症和中度智障。Ronald是個喜歡玩樂的人,本來想與兒子做各種事情,教他玩耍;身為名校教師的太太亦期望兒子入讀自己任教的學校,這些都隨著兒子被確診為SEN而落空。

教SEN小孩的困難

  Ronald初時用傳統方法教育兒子,但他連基本中英數都無法學會。他認為兒子學習未如理想,是因為不夠專心、努力,有時他的情緒到達臨界點,更會體罰兒子。面對父母壓迫,兒子脾氣變得很大,摔擲物件、打咬父母時有發生。儘管如此,Ronald從不放棄,他慢慢了解到每個人的學習程度有所不同,面對兒子的情況,他調低期望,盡心教導。每當兒子學會一樣新事物,Ronald就會有很大的成功感,上廁所、洗澡等技能,全由Ronald親自教授,現在兒子已經有自理能力。至於學習知識方面,Ronald不再強求,直到今天,他仍在教兒子數一至五。

為兒子三度辭職

  為了照顧兒子,Ronald在20年內3次辭職。第一次是兒子5歲的時候,由於兒子對事情極為固執,例如每天上學要走同一路線,為改善兒子的固執行為,Ronald放棄工作,每天陪伴兒子走不同路線上學。

  第二次是兒子11歲的時候,Ronald工作期間接到電話,要他立即回家。Ronald趕到家,經了解才知道兒子做出自殘行為,鄰居出手阻止,雙雙受傷。Ronald發覺兒子踏入青春期,情緒起伏很大,遂再次辭職照顧兒子。

  第三次是兒子完成中學課程到展能中心工作,因為需要跨區上班,Ronald又再辭職,每天接送兒子。這次辭職,他預計需持續十數年,直至兒子獲派政府院舍宿位。

用愛心代替打鬧

  Ronald在教會遇上一位社工,同是SEN小孩的家長,兩人除了交流經驗,他還教導Ronald怎樣去愛兒子。一次到錦田農莊遊玩的教會活動,Ronald兒子情緒失控,要三個人才能制伏他。回家以後,Ronald沒有打鬧,他以關心的方式與兒子祈禱、唱詩、用言語表達愛。

  自此,父子建立起每晚唱詩祈禱的習慣,現在兒子不單會念主禱文,更喜歡返教會。透過禱告,Ronald兒子比平常更能表達自己,每當Ronald問他耶穌在哪?他都會拍自己心口,示意耶穌在他心中。在神的帶領下,Ronald兒子由會打人的小孩,變成乖巧、人見人愛的人。

  「以關心的方式與兒子祈禱、唱詩、用言語表達愛。」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事工發展經理黃格平(Kobe)表示,研究發現SEN孩子的家長,照顧孩子的時間通常長達二十年以上,Ronald正是二十年內三次放下工作照顧兒子。他欣賞Ronald為要更好照顧兒子,主動參加很多關於SEN的課程來裝備。

  Kobe特別提到,SEN小孩如果由相同性別的照顧者照顧,會比較方便,這亦是Ronald的情況。面對兒子的未來,Ronald不再擔心,盼望他能開心過每一天。

(本文轉載自維護家庭基金)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自閉症兒子撞頭自殘 訓練半年懂眼神接觸 媽媽:只要係機會就試/轉載

  鄧煥儀

  照顧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孩子,媽媽所花的心力不足為外人道。劉太的兒子安安於2歲時仍未懂說話,時常哭喊,更不時傷害自己。途人看來行為怪異,更曾向她惡言相向,「畀人一種感覺,我唔識點做人阿媽。」一連串的訓練,令安安的待人接物與情緒管理能力得以改善。隨著孩子成長,媽媽亦同樣漸變強大。「而家遇到其他同路媽媽,我都會鼓勵佢,交流資訊。多啲陪伴,小朋友就會慢慢進步。」

確診後鬆一口氣

  這天2歲半的安安與媽媽一同出席貝智基金《陪著你跑》活動,與其他孩子打成一片。劉太憶述,直至2歲時,兒子仍未懂呼喊「爸爸媽媽」,只能說「BB話」,更會做出自殘行為,例如以頭撞地,直至感到痛楚。他同時興趣單一,只喜歡玩具車,不願意與其他孩子社交。

  經健康院轉介,劉太帶孩子進行測試,終正式確診自閉症。「未睇結果前,覺得好驚、迷茫、心好痛,確診後反而較放鬆,因為跟住落嚟要做嘅就係幫佢搵訓練,畀咗個方向我。」

抓緊訓練機會

  劉太隨即向不同機構查詢訓練內容、收費,積極參與不同試堂。「搵訓練都要考慮返經濟能力,我較少報密集班,大多選擇機構定期舉辦,由幼兒導師、治療師主理嘅活動。可能係少少幫助,但對我嚟講,只要係機會就去試。」

  課程的內容包括小手肌、大肌肉、專注力和言語訓練,教導孩子描述心情,擴闊興趣。訓練大多以親子班形式進行,劉太會陪同兒子一同上課,家長可觀察老師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從中學習。

  經過近半年的訓練,劉太坦言,已見兒子很大的進步。「轉變好大,可以同人眼神接觸,會想同人玩,發脾氣嘅情況都少咗,學識點樣表達自己,情緒穩定好多,對陌生環境冇咁抗拒,亦接受同媽咪短暫分離。一開始湊佢覺得好煩躁,郁啲就喊,慢慢我嘅耐性都多咗,知道唔可以夾硬嚟。」

鼓勵同路人

  劉太坦言,在孩子的幼兒階段,曾因外界的眼光感到不快。她憶述,兒子曾在商場突然哭喊超過十分鐘,更因此而受到途人指責。「有婆婆話『乜你啲小朋友咁㗎?』,畀人一種感覺,我唔識點做人阿媽,心裡都有少少尷尬。但慢慢開始接受,你點樣睇我唔緊要,理唔到咁多眼光,因為人哋唔明。」

  她認為,只有同路人才可互相明瞭。「而家遇到其他媽媽,我都會鼓勵佢,互相交流資訊,最終我哋都係幫助小朋友,邊個都唔想放棄成長嘅黃金期。」劉太又寄語其他SEN家長,起初可能感到傷心無力,但當遇到一群同路人,便可互相分擔,一起同行。「畀小朋友多啲訓練,家長多啲陪伴,小朋友就會慢慢進步。」

(本文轉載自香港01 2021-11-12 社區專題。 )

成語大師

該應用程式是一個填充型式的成語學習軟件,有需要時,可按幫助答題鍵,完成填充之後,亦可以學習該成語的釋義及出處。軟件是一個易入門學習成語的軟件。留意軟件有廣告彈出。

詳細介紹:http://resopedia.crehab.hk/view.php#1297

生活學中文

該應用程式可以從多方面教授繁體字及廣東話,包括學習生字、閱讀、說話(口語及書面語)、聆聽、認字、寫字、筆順、有關中文的文化,以及造句。軟件能夠辨別作答答案的對錯或答案的質素,例如透過錄音比對正確發音,有助使用者各方面的自學。而且內容分三種程度,適合不同年級的學員使用。

詳細介紹:http://resopedia.crehab.hk/view.php#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