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治部落

治療治部落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學障兒童的家長,別放棄!/轉載

                范麗媚

新學年的開始,象徵著莘莘學子們邁進一個新里程,帶著新希望、新目標;但對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童而言,開課是他們重投「辛辛」學子的角色,展開「辛」的生活。

開課後的首次「樂爸媽」小組聚會上,家長們娓娓道來這兩月的生活,筆者及負責同工示意家長以身體語言表達自己近日之心情感受,一位雙職母親全身倚在椅子上表達了她疲累的感覺,她每天放工後均需陪伴就讀四年級的兒子處理功課;另一邊廂,一副無奈、緊鎖的眉頭掛在另一位媽媽的臉孔上,從她的表情看,顯然說明她正正面對著煩惱及艱辛的事情,一眾家長們急不及待關心這位母親。

原來她的兒子升讀小三後,功課比以前艱鉅多了,對於向來專注力欠佳的兒子更是百上加斤,幾乎沒有一天交齊家課,而令媽媽最頭痛之事就是她要週旋於兒子及學校老師之間。一方面要督促兒子完成家課,但此非容易的工作,她的兒子是個百分百典型的學障兒童;不能專注地做家課,每每遇到「討厭」的抄寫習作,則會發脾氣,四五項的家課,動輒花上一整晚時間才能勉強完成,溫習默書更別想了。

另一方面,因升班後,大部份老師均是以往未曾教過她的兒子,對於他患有學障之問題及其學習特徵,一知半解,即使母親向班主任交待兒子的評估結果,個別老師仍認為他懶惰才導致欠交家課,並不認知學障童所面對之學習困難,還每每懲罰他於小息時去完成欠交功課,令兒子更抗拒寫字。媽媽苦訴近日整個家庭也陷於低谷,兒子常鬧情緒,不願上學;自己則控制不了常責打兒子,父母二人亦因兒子做家課至深夜而缺乏充足之睡眠,情緒低落。

這位媽媽的經歷,對小組其他家長們來說並不驚訝及陌生,他們聽罷後產生莫大的共鳴,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及類似經驗,有家長向這位母親提供實質的資源﹝教統局發放給學校有關輔助學習困難學童的指引﹞;有家長以勉勵之說話支持她;有家長直接分享處理兒子做功課之心得技巧……是晚小組聚會完結時,見這位媽媽的臉上掛上一絲笑容,她肯定的對大家說,得到家長們的經驗及鼓勵,她有較大的勇氣及信心與學校相關人士商討輔助兒子的學習計劃。

事實上,這個案正反映特殊學習障礙學童在教育體系上面對的挑戰及衝擊,在現令的教育制度下,暫沒有一套完全為學障童度身訂造的具體教育指引,即使近年鼓吹的融合教育亦沒有覆蓋學障之類目。與此同時,在資源削減及工作量激增底下,老師很難兼顧每班四十個學生的需要,往往見學生成績不佳或上課不專心,便直接猜估他/她是不夠勤力或家長督促不足。筆者見不少學生到五、六年級才評估為讀寫障礙或有其他的特殊學習障礙,詢問其家長後,始知兒女自小認字已比他人困難,默書測驗屢不合格,但在校操行不差,老師便沒特別留意到他/她,直至家長接觸到有關學障資訊,才曉得帶同兒女作評估。再者,特殊學習障礙此課題在本港的研究工作及社區教育於近數年間才稍有提及,不少老師仍未認識,很多家長反映部份學校未能接受患有讀寫障礙學童的學習特徵,對於家長要求減少功課量及默書範圍的訴求,均以對其他學生不公平為由拒絕了。

面對各種機制上之限制,學障童及家長們要走的路非常崎嶇,當筆者每每聽到家長們的痛苦經歷時,內心也憤怒及概嘆社會對學障童之認受及輔助極之匱乏。但在環境因素未能配合之先,家長自我積極之信念便是幫助孩子最有效的出路。

中心開展學障服務已有三年,當中不少接受服務之學障童對自己的信心大增了,而最令人鼓舞的是一組家長之成長,透過每星期之小組聚會,他們互相支援對方,在聚會以外的時間,他們遇到難題或不快,彼此間會互相慰問。筆者有感家長們在互助之氣氛下比以往獨個兒面對來得從容多了,他/她們不但沒有因新挑戰新衝擊而停下來,反而透過自我的裝備及集體智慧,能帶給他們及子女一份勇氣去衝破障礙。

筆者兩天前得知文中所提及的母親日前約同校長、班主任、輔導主任商議兒子在學習上的支援計劃,在彼此的溝通及協議下,學校同意為他減少功課量及增強輔導工作,這位家長努力和積極面對兒子在問題的態度實在令人欽佩,其他家長們的鼓勵和支持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這位家長的表現也令「樂爸媽」小組家長得到莫大鼓舞,這正教家長們別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