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傑仔一年前在兒童精神科被診斷為患上過度活躍症。
李先生和李太為兒子尋求臨床心理服務,是由於傑仔自從升上小一後,每天都有老師投訴他,不是“上課不留心”、“擅離座位”,就是“上課時談話”、“騷擾同學”,令李太不勝其煩。
李太回憶傑仔嬰兒時期已特別難照顧,他睡不安寧、腸胃敏感,又動輒哭鬧。想不到傑仔學會走路後,才是兩夫婦惡夢的開始:他整天蹦蹦跳、四處搗蛋,好像沒有一刻會安靜下來,也數不清他有多少次意外受傷,或弄壞傢俱電器了。直至現在,他吃飯和做功課仍然難以安坐,一張嘴一天到晚說個不停,跟他說話卻似心不在焉。有時李先生氣得動手打他,他會哭著說下次不敢了,但轉眼間又忘得一乾二淨。
李先生和李太甚少帶傑仔外出,因為他亂衝亂跑,容易撞倒別人,又不能自製地碰商店的貨品。最難受的是途人厭惡的目光,彷彿在批評孩子沒教養。臨床心理學家觀察到,李先生和太太性格都溫文好靜,因此特別難接受一個異常活潑好動的兒子。心理學家跟夫婦倆解釋,傑仔的部分腦功能出現問題,令他的專注和自製能力產生障礙,他並非一個“天性頑劣”的孩子。
最初,李先生和李太跟心理學家商量試用藥物去增強傑仔的專注力和減低其活動量,同時也學習行為治療法來幫助傑仔。心理學家提供了一些家居環境、生活規律、活動安排和飲食選擇的建議,教導李先生和李太掌握跟傑仔溝通的技巧,清楚界定行為的準則,貫徹並即時執行獎罰。一個多月後,對傑仔執行的獎勵計劃已見成效,李太更獲得學校社工及班主任的合作,把獎勵制度應用到課堂上的行為問題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