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治部落

治療治部落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慈父為照顧自閉症兒子放棄全職工作 6歲前是黃金時間! /轉載

 曾鳳婷

  年4歲的善加,在2歲半時被評估為自閉症人士。爸爸Michael從前對善加的印象,就是一個安靜的孩子。但其實早在善加更年幼時,Michael已懷疑他有自閉症傾向,「佢對於7歲嘅家姐同媽媽,甚至我叫佢,都冇乜反應」,亦因為經常無反應,與家人零交流,故善加與家人的關係都不太好。

「佢會將啲玩具車排到好整齊,一亂咗就要執返好。」

  後來Michael發現,善加只有在做有興趣的事時,才會格外投入。「佢會將啲玩具車排到好整齊,一亂咗就要執返好」。他感到奇怪,於是自行上網查找資料,意外發現兒子的情況和自閉症症狀類近,「當時有同太太講過吓,覺得佢有自閉症傾向,但屋企人都話男仔細個係會靜啲,大大吓就冇事」

  直至善加上學前教育班,老師發現善加不但在上課時坐不定,不聽指令,更表現得不合群,故建議Michael帶他做自閉症評估。當時Michael已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兒子有很大機會被評為自閉症,已為日後照顧兒子作好準備。可是,善加媽媽的反應和Michael截然不同,得知結果後,一度接受不了,忍不住哭出來。

放棄工作全職照顧兒子

  在確認善加有自閉症後,從事食品批發的Michael果斷把店舖賣出,轉手他人,以便全職照顧兒子。他表示過往職業相對較「困身」,難以全心照顧善加,加上他知道自閉症兒童在6歲前是一個黃金訓練時機,故決意投放所有時間照顧善加。

  Michael坦言,初時尋找關於自閉症兒童的支援時,處處碰釘。他指現時網絡上有關自閉症的資訊零散,政府提供的支援亦有限,「雖然政府有提供啲早期訓練畀6歲以下嘅小朋友,但堂數少,又好難排到」。他認為以6歲前的黃金時間來說,訓練次數顯然不足。

  他表示,自閉症兒童除需要定期找治療師訓練各方面的能力外,亦需要前往精神科覆診,但政府現時提供的名額少之有少,亦不容易排到。善加在2歲半時評估為自閉症後,等了1年半才成功獲派政府門診服務。此外,政府提供與自閉症相關的支援,大多在6歲後便會終止,令Michael對善加日後何去何從感到擔憂。他希望政府能整合相關資訊外,亦能向不同階段的自閉症患者提供適切的援助。

疫下訓練改網上進行 自閉症兒童難以集中上課

  新冠肺炎肆虐多時,對於自閉症兒童亦造成重大影響。Michael指出,固有的訓練班全數改為網上進行,惟自閉症兒童根本不能集中在一個小小螢幕中,訓練效果遠差於以往面授課程,善加未能好好吸收到訓練的知識。Michael對此感到相當焦急,「6歲前是黃金時間,依家冇得面授,好多時間都浪費咗!」

  為了讓善加的訓練可以持續,Michael只能上網查找一些言語訓練,硬着頭皮親自教,惟但網上資訊雜亂,令Michael擔心會教錯。「都冇辦法,訓練呢樣嘢有好過冇,要持續去做先有用」。Michael認為對着自閉症人士最重要的是有耐性,並應做好心理準備,需要多次重複提醒,他們才能慢慢掌握知識。

  Michael呼籲一些得知子女有自閉症的父母不需過於擔心和害怕,「其實怕係源於無知,如果了解咗自閉症係咩,就自然知應該要去做啲咩」。他認為與其浪費時間擔心,倒不如正面地接受現況,把握時間尋找出路。

(本文轉載自香港01 2021-03-22 社區專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