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治部落

治療治部落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母親:想過自殺,但選擇愛她/轉載

  梁雪怡

  於采純7個多月大時,莫媽媽(巫靜君)察覺到這團如糯米粉般柔軟黏人的寶寶突然彎得像蝦米般,把她帶到醫院檢查後,確診采純患有腦癇症。大約半年之後,莫家收到另一個揪心的消息,醫生評估采純為輕度智障,「那時好傷心,為什麼她還未長大就說她是智障?」莫媽媽抿着嘴說。

一度無法承受女兒是智障

  到采純兩歲多大,莫媽媽再次懷孕了,背着還未學懂行路的采純四處看醫生,早期訓練、物理治療、言語治療、認知綜合訓練……數也數不完。那時莫媽媽心中的恐懼深不見底,只懂跟醫生說:「我好驚,我好驚」。采純的腦癇症是因為遺傳嗎?腦癇症與智障有沒有關係?醫生只告訴她,腦癇症與遺傳沒有關係。莫媽媽的父親就問,生下采純是因為她吃得太多避孕丸?難過的她只能輕輕說沒吃過。這個腹大便便的女子在產檢、帶女兒覆診與恐懼之間打轉,生活離不開醫院。幸而弟弟健健康康地成長,別的小孩在兩歲大時還要父母手抱,但因為媽媽要抱着采純,兩歲的弟弟已懂得自己上落小巴;姐姐做錯事,弟弟還懂代為道歉。

  小女兒從小開始食「抽筋藥」,還未牙牙學語就被斷定是智障,當媽媽的當然不服氣。5歲半時,醫生建議采純到特殊學校讀書,莫媽媽卻大膽地帶女兒離開特殊學習中心,與弟弟上同一間幼稚園,可是她的勇氣沒有受到嘉許:「那時我未接受到醫生叫她去特殊學校讀書,覺得她長大了就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慢慢來就得。但她跟4歲的細佬讀同一間幼稚園就發現很不同,細佬學習能力很好,很快懂說很多字了,她卻怎樣都學不會,學不會脾氣就更差。」

長大不大的孩子 18歲骨齡為50歲

  莫媽媽是個強大的女子,每說完一個段落都會不自覺地點點頭,低聲說:「嗯」,彷彿是在提醒自己時刻都要將盔甲穿上。此時她又再「嗯」了一聲續說:「她與細佬一起學習一定有比較,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也知道時候要面對了。」說畢,兩顆大淚珠咚咚掉下來。

專注力太差 不能在庇護工場工作

  采純如廁和換衛生巾都需要別人打點。14歲時再由醫生評估為中度智障,現在懂得寫自己的名字、數字和少量英文字母。職業評估她的專注力太差,沒辦法在庇護工場工作,即是沒有辦法獨立生活。

  除了早晚服用抑制腦癇症發作的藥,女兒又多一種藥要吃;藥以外,還有鈣片。每吃一粒藥,就像用一枝鋒利的針刺向媽媽的心。「最難受的是她要長期食藥,不像其他病可以轉看中醫調理。她這樣長期食藥會傷肝,影響專注力,容易情緒化。她試過三次減藥量或停藥,沒多久就『大發作』到昏迷不醒送院,這個病就好像一個計時炸彈般不知道何時發作。」

  女兒無法自理,簡單如泡一杯即食麵,她以為只放水喉水就可以食用,發覺怎樣泡都吃不到時就會大吵大鬧,跑跑跳跳;看到影片太興奮就大叫大跳,把莫媽媽嚇到心跳加速。多種情緒混合起來,本已有高血壓的莫媽媽體內有如住了個壓力鍋:「常常跟自己說『定啲嚟,定啲嚟!』想通個病會跟她一輩子,藥就是她的好朋友。有時她不貶眼不睬我,也不知是不是『小發作』(即短暫地失神),要常常留意着她。屋企也沒有間房,方便照顧采純。」一家人常處於繃緊狀態,因此一年會安排采純到殘疾院舍暫宿數天,莫媽媽再次眼泛淚光地說:「一來一家人可以緩和一下,二來我和老公將來老了,她都要學習獨立,想她早點知道這個世界有宿舍,將來要和其他人一起住。」

  朋友說莫媽媽好厲害,總是大方地接受訪問;每逢放假亦積極地讓女兒參加課外活動,明知跑特殊馬拉松會「包尾」都讓她跑,希望為她培養多點興趣和經歷,大家的心情會好起來。她見過不少同路家長覺得孩子不能見光,讓孩子終日窩在家中,玩水、剪爛衫褲、把洗手液倒出來又倒回樽裏就過了一天。

  23年來,莫媽媽當然也悲傷過、否定過一家人走過的高山低谷,也想過與女兒一起跳樓。但堅韌的媽媽發覺終日在谷底咆哮也是徒然,她還是乖乖地背着女兒爬起來,她說:「我問過自己是否一輩子都要因為她的病而難過,要把她收起來?要見多點人,讓她認識多點朋友才有人關心,你把她收起來,別人想幫都無能為力。」

  她當然也問過:為什麼會是我?她慣性地點點頭說道:「這個世界有那麼多人,總有些人是特別的,只是看看他/她去到哪個家庭。她來到我們家,我們就要選擇愛還是不愛,愛的話,就用心幫助她(成長)。」

  說畢,她又禁不住潸然淚下,又慣性地快速冷靜下來,大力地點點頭,「嗯」了一聲。

(本文轉載自香港01 2017-10-05 社會新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